為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圍繞“打造全國生態宜居樣板城市”目標,我市將推進實施七項提升工程。
推進實施城市規劃提升工程,構建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布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全面優化空間功能結構。聚焦生態宜居定位,打造松花江沿線“百里畫廊”,刻畫吉林大街和霧凇路兩條功能景觀主軸,推進東西南北中五大功能板塊品質提升,構建“一廊六片、雙軸雙帶”山水格局。
推進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完善宜居城市載體功能。結合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建設,聚焦公共安全、市政設施、便民服務等領域,系統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2022-2025年擬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3項,總投資235.4億元。重點推進紅旗大橋、環山大橋、新城大路(“兩橋一路”)建設,松花江吉林市區-霧凇島段生態旅游航道建設,南部新城片區配套基礎設施工程等項目。
推進實施公共服務保障提升工程,增強人民群眾的福祉。明確了保障性住房、老舊小區改造、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保障任務。
推進實施綠色發展提升工程,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明確了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建設、清潔能源推廣應用、生態環保等方面任務。
推進實施城市綠化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森林城市。明確了森林城市創建、“綠化江城·全民行動”等方面任務。
推進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工程,持續鞏固創建成果。明確了文明城市、衛生城市、“七邊”環境衛生治理、“走遍江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任務。
推進實施城市管理提升工程,建設智慧城市。明確了城市管理、客運交通、平安江城建設等方面內容。
圍繞這七項提升工程,我市梳理形成了5類84項重點項目清單、61項民生任務清單,并對生態環境、城市建設及管理、公共服務保障等相關指標進行了量化,形成了符合我市實際的一套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