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15:01 來源:吉林市人民政府
                                                    收藏 打印
                                                    字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吉林市城市發展定位“四大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

                                                      吉林市政府新聞辦于7月18日(星期一)14:00,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吉林市城市發展定位“四大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陳海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洵、市科技局副局長高聞序、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陳紹安、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譚洪亮,一同出席并回答了記者提問。吉林日報、江城日報、吉林市廣播電視臺、江城晚報、吉林烏拉圈等13家媒體的18名記者參會。吉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肖模喜主持了本場新聞發布會。 

                                                      肖模喜: 

                                                      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吉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吉林市城市發展定位“四大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 

                                                      吉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提出“四六四五”發展戰略,即:明確城市“四個定位”、發展“六大產業集群”、建設中心城市“四大板塊”和打造“五個縣域經濟增長極”,為有效支撐和保障城市發展“四個定位”貫徹落實,我市印發了《吉林市城市發展定位“四大行動計劃”》。今天,我們邀請到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陳海軍先生,請他向大家詳細介紹四大行動計劃的相關情況。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洵女士、市科技局副局長高聞序先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陳紹安先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譚洪亮女士,他們將一并回答記者提問,請媒體給予充分關注。  

                                                      下面,首先請陳海軍先生介紹相關情況。 

                                                      陳海軍: 

                                                      新聞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有效推動“四六四五”戰略大力實施,確保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內容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旅游文化名城、現代產業基地、創新創業高地、生態宜居城市四個城市發展定位2022—2025年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四大行動計劃”)?,F將主要內容發布如下: 

                                                      遵循指標可量化、能評價,任務清單化、能落地,項目具體化、能實施的總體思路和要求,按照“五化工作法”,清單化管理、圖表化推進、手冊化操作、模板化運行、機制化落實,我市對城市發展定位首次實現指標量化。市委政策研究室負責總體統籌,市文廣旅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住建局為每個行動計劃的牽頭部門,全市共42個部門參與起草?!八拇笮袆佑媱潯泵鞔_了四個城市定位各自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并將重要指標、重大項目、重點任務等以清單化表格形式呈現。 

                                                      一、旅游文化名城建設行動計劃 

                                                      總體目標:圍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打造國際有影響力的旅游文化名城”“我市成為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國內休閑度假康養勝地、區域性旅游中心城市”,本計劃明確了其發展質量、發展效益、產業關聯、帶動作用、文明程度五方面發展目標。 

                                                      主要任務:實施旅游產品打造、文旅宣傳營銷、重大項目引領、公共體育服務、品牌節事活動打造、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文物保護利用、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業遺產保護十大工程,確定了“做強冰雪旅游”等22項旅游文化名城建設任務,梳理了2022年度“重點冰雪旅游景區建設”等42項重點文旅工作。 

                                                      二、現代產業基地建設行動計劃 

                                                      總體目標:圍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打造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本計劃分別確定了旅游文化、化工、先進材料、裝備制造、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生物六大產業集群各自的定性、定量發展目標。 

                                                      主要任務:計劃圍繞加速生成百億級產業、千億級產業,創建一批百億級園區、千億級園區,培育一批百億級企業、千億級企業,系統地描繪了支撐我市全面振興發展的產業鏈、產業樹、產業森林框架,按六大產業集群進一步確定33個細分產業領域發展方向。旅游文化產業集群提出冰雪旅游、溫泉康養、文化旅游、松花湖生態游、長吉接合片區休閑度假游5個方向;化工產業集群提出基礎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3個方向;先進材料產業集群提出碳纖維、鋼新材料、鉬鎳等有色金屬、新型建材、石墨5個方向;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提出航空裝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制造、冰雪裝備、農機裝備等6個方向;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提出糧食、雜糧雜豆、畜產品、肉牛、肉羊、中藥材、食用菌、果蔬、林特產品9個方向的精細加工;生物產業集群提出生物化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制藥5個方向。計劃還明確了現代產業基地建設2022年度的95項任務。 

                                                      三、創新創業高地暨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 

                                                      總體目標:圍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打造全國創新創業高地”,本計劃確定了包含高新技術企業數、研發(R&D)經費投入占比及增速、財政科技經費投入等14項定量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涵蓋創新、創業、人才等領域,提出主要科技創新指標力爭東北地區地級城市前列的定性指標。 

                                                      主要任務:實施產業技術創新促進、科技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科技創新人才興業、新興產業培育、產學研協同創新、創新資源集聚、科技創新服務優化、科技經濟融合發展、科技創新環境優化九大工程。 

                                                      四、生態宜居城市建設行動計劃 

                                                      總體目標:圍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打造全國生態宜居樣板城市和‘美麗中國’的實踐范例”“讓吉林市成為令人向往的幸福之城”,本計劃進行了目標細化,確定了包含教育、醫療、養老、生態、交通及其他市政設施能力在內49項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 

                                                      主要任務:實施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保障、綠色發展、城市綠化、城鄉人居環境、城市管理七項提升工程。 

                                                      城市發展定位“四大行動計劃”將為貫徹落實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及實現既定目標提供遵循依據和支撐保障,為加快實現新時代吉林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謝謝大家。 

                                                      肖模喜: 

                                                      感謝陳海軍先生的發布。 

                                                      下面是記者提問時間。哪位記者要提問請舉手示意,提問前,請先介紹自己所代表的媒體機構。 

                                                      吉林日報記者: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在旅游文化名城建設行動計劃中是如何體現的? 

                                                      市文廣旅局副局長譚洪亮: 

                                                      感謝您的提問。 

                                                      為深入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堅持冰雪產業和避暑休閑產業雙業并舉,持續做好后冬奧時代‘冰雪+’文章”等發展思路,以及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目標,以旅游文化名城建設行動計劃為契機,積極謀劃具體工作舉措。 

                                                      做大做強冰雪旅游。做精長通白延吉長避暑休閑冰雪旅游大環線,打造霧凇冰雪節、北大湖峰會等國際級冰雪交流平臺,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將北大湖、萬科松花湖兩家滑雪度假區打造成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指導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創建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依托溫泉、康養等資源,推出各類特色冰雪文旅產品,大力推動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整體開發項目、萬科松花湖度假區建設項目等百億級冰雪項目建設,打造世界級冰雪旅游產品。 

                                                      全力發展避暑旅游。貫徹省黨代會“打造冰雪運動、消夏避暑、生態觀光等極具特色旅游產品”精神,積極打造“清爽吉林市——22℃松花江之夏”城市品牌,梳理我市生態、鄉村旅游等資源和產品,召開“清爽吉林市 輕奢游一夏”2022年吉林市夏季文旅產品新聞發布會。圍繞長吉南線、北線和泛松花湖區域,精心培育旅游線路一日游小環線和多日游大環線。策劃舉辦松花江避暑休閑季,指導開展青山花海露營節、22度的浪漫——吉林市冰雪試驗區首屆草坪文化節等避暑休閑活動。同時,積極開展文旅企業標準化建設工作,推動全市文旅企業提質升級。 

                                                      大力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貫徹省黨代會“促進文化事業繁榮興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充分挖掘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冰雪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工業文化等資源,實施十大工程,確定推出藝術精品、增強服務能力、建設文化陣地等六項具體任務,打造富有文化底蘊的文旅產品,以文化高質量發展促進旅游特色化、品質化、國際化發展,努力將文化“軟實力”打造成發展“硬支撐”。 

                                                      謝謝。 

                                                      吉林省廣播電視臺記者:省黨代會提出要堅持以“六新產業”為方向,以建設“四新設施”為重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請問吉林市是如何落實的? 

                                                      市發改委副主任劉洵: 

                                                      感謝您的提問。 

                                                      我市提出了實施現代產業基地建設行動計劃,以市黨代會確定的“六大產業集群”為載體,堅持產業落在項目上、園區落在產業上,對“六新產業”進行落實,為“四新設施”提供更多產業發展需求,全力落實省黨代會目標任務。 

                                                      旅游文化產業集群,著力推動新旅游、新電商同步發展,實施“冰雪”“避暑”雙輪驅動,“冰雪”“溫泉”融合發展,建設冰雪旅游強市、避暑休閑名市、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國內休閑度假康養勝地、區域性旅游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文化名城。 

                                                      化工產業集群,以吉林化工園區和經開區為載體,以吉林石化和吉化北方為龍頭,依托吉化轉型升級項目,做大做強基礎化學、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三大產業,建成投產一批世界級規模的裝置和產品,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高端化學品基地,全市化工園區產值躍升至千億級。 

                                                      先進材料產業集群,著力發展碳纖維、鋼新材料、石墨、鉬鎳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新材料領域,延伸碳纖維、冶金、石材和礦渣利用產業鏈,建設中國碳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級綠色石材基地,打造“中國碳谷”,大絲束碳纖維原絲和碳絲產能爭創世界第一,鉬產業發展到百億級規模。 

                                                      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聚焦航空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和先進裝備制造等新裝備四大領域,全力布局科技創新鏈,推進電子信息、航空、汽車和農機產業鏈與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深度融合。 

                                                      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著力發展新農業,立足“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重點發展九大精深加工集群,打造全省乃至東北地區“糧倉肉庫”“中央廚房”、面向全國的食品生產加工基地。 

                                                      生物產業集群,全力發展五大領域,推動生物產業向集群化、特色化、高端化方向發展,打造國內重要的生物產業基地。 

                                                      同時,我市全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實施“千萬千瓦抽水蓄能工程”,積極爭取綠電指標,為全市六大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新能源要素保障。 

                                                      謝謝。 

                                                      經廣臺記者:《吉林市創新創業高地暨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提出要聚力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請問我市在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創新創業高地方面有什么特色? 

                                                      市科技局副局長高聞序: 

                                                      感謝您的提問。 

                                                      推進吉林市創新創業高地暨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是市委站在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引領。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意見》。我市于2018年獲批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是東北首家獲批的地級市,2021年順利通過階段性評估。 

                                                      吉林市建設創新創業高地和高水平創新型城市,最核心優勢就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即校城融合資源。吉林市擁有9所大專院校,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前列,近年來,我市同多所院校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校城融合外延不斷拓展,已成為城市創新發展的核心支撐力量。為此,我們在《行動計劃》中高度突出校城融合對整個創新體系的支撐作用,主要任務中提出統籌雙鏈融合、企業力量等九個板塊的具體措施。在支撐重點產業發展方面,突出對細分產業領域的創新推動作用;在服務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突出技術、成果等創新資源的集聚作用;在人才引育方面,突出對人才留引培的支撐力度;在平臺建設方面,突出對各類創新平臺提升作用;在創新創業領域,突出雙創源頭的培育作用;在域內外合作方面,提出持續深化與中科院、浙江大學等的科技合作,重視整合省內吉林大學等“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資源,強化域內高校、科研單位合作等措施。此外,我們圍繞重點任務,認真梳理了近年來已建、續建、擬建的各類創新平臺情況,形成碳纖維產業支撐平臺、農業等其他產業重點平臺、龍頭企業重點平臺、新興產業平臺、校城融合“567”工程項目、與大院大所合作的技術轉移轉化平臺等六類平臺(項目)表,確定重點推動建設平臺(項目)92項。這些舉措,將有力推進我市創新創業高地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建設步伐。 

                                                      謝謝。 

                                                      吉林市廣播電視臺記者:圍繞生態宜居城市建設,未來幾年我市要實施哪些重點項目和民生實事? 

                                                      市住建局副局長陳紹安: 

                                                      感謝您的提問。 

                                                      為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圍繞“打造全國生態宜居樣板城市”目標,我市推進實施七項提升工程: 

                                                      推進實施城市規劃提升工程,構建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布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全面優化空間功能結構。聚焦生態宜居定位,打造松花江沿線“百里畫廊”,刻畫吉林大街和霧凇路兩條功能景觀主軸,推進東西南北中五大功能板塊品質提升,構建“一廊六片、雙軸雙帶”山水格局。 

                                                      推進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完善宜居城市載體功能。結合城市更新和智慧城市建設,聚焦公共安全、市政設施、便民服務等領域,系統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2022-2025年擬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3項,總投資235.4億元。重點推進紅旗大橋、環山大橋、新城大路(“兩橋一路”)建設,松花江吉林市區-霧凇島段生態旅游航道建設,南部新城片區配套基礎設施工程等項目。 

                                                      推進實施公共服務保障提升工程,增強人民群眾的福祉。明確了保障性住房、老舊小區改造、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保障任務。 

                                                      推進實施綠色發展提升工程,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明確了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建設、清潔能源推廣應用、生態環保等方面任務。 

                                                      推進實施城市綠化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森林城市。明確了森林城市創建、“綠化江城·全民行動”等方面任務。 

                                                      推進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工程,持續鞏固創建成果。明確了文明城市、衛生城市、“七邊”環境衛生治理、“走遍江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任務。 

                                                      推進實施城市管理提升工程,建設智慧城市。明確了城市管理、客運交通、平安江城建設等方面內容。 

                                                      同時,圍繞上述七項提升工程,梳理形成了5類84項重點項目清單、61項民生任務清單,并對生態環境、城市建設及管理、公共服務保障等相關指標進行了量化,形成了符合我市實際的一套指標體系。 

                                                      謝謝。 

                                                      肖模喜: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欧美+成+人嘿咻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