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東,東北腹地長白山脈,長白山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的松花江畔,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25°40′~127°56′,北緯42°31′~44°40′。東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臨長春市、四平市,北與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南與白山市、通化市、遼源市毗鄰。
【面積】吉林市面積27 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95 916公頃。昌邑區面積8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 787公頃。船營區面積6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 287公頃。龍潭區面積1 1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9 073公頃。豐滿區面積1 0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 301公頃。永吉縣面積2 6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4 950公頃。舒蘭市面積4 6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3 689公頃。磐石市面積3 9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8 105公頃。蛟河市面積60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0 537公頃。樺甸市面積6 2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0 187公頃。
【地貌特征】吉林市位于長白山區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自然環境優越,地貌類型復雜,有“遠迎長白,近繞松花”之勢。由于不同時期的大地構造運動,以及江河的侵蝕、剝蝕和堆積形成的流水地貌,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形成中山山區—低山丘陵區—峽谷湖泊區—河谷平原區四大地貌景觀。中心城市四面環山,三面環水,松花江呈倒“S”形穿城而過,整個城市由江而來,沿江而走,依江而展,為江而美,具有山水園林城市特有的魅力。平均海拔196米,海拔高度依次遞減的地理景觀。中山山區,位于吉林地區中、東部和東南部。南有長白山地龍崗山脈,東南有龍崗山脈的余脈富爾嶺。東北部有呼蘭嶺。松花湖有老爺嶺,湖西有摩天嶺、南樓山、肇大雞山,皆為中山山群。中山山區中有1 000米以上高峰110座。最高山峰南樓山,海拔1 4048米。中山山區是全市主要林區和特產區域。低山丘陵區、分布在蛟河、樺甸盆地和舒蘭、永吉縣的中部。山嶺海拔300~400米,少數山峰高達600~700米,是吉林市開發較早的區域。森林已經逐漸減退,是吉林省重要的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及工礦區。峽谷湖泊區,從豐滿大壩到白山水庫上游金銀別,沿湖、沿江區域,是豐滿、紅石、白山三大梯級電站興建后形成的人為地貌區域。環境幽美,景色壯麗,是大有前途的能源、特產、漁業、旅游綜合性開發和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生態經濟區。河谷平原區,分布在松花江中游、永吉縣北部、舒蘭縣中部及松花江支流的局部地段。一般海拔170~220米。耕地集中,土地肥沃,適宜水稻、旱糧農事耕作,是全市重要的農業經濟區。吉林市境內水系發達,由松花江、拉林河、牡丹江3個水系的部分河段和支流組成。10公里長以上河流277條,20公里以上的73條。松花江水系在吉林市境內流域面積為22 336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84%,拉林河占15%,牡丹江支流威虎河僅占1%。還有小流域溝溪1 327個,多分布在丘陵山區及盆谷地。全區蘊藏350萬千瓦電力資源,水資源異常豐富。
【土壤與動植物】吉林市全區土壤有明顯的帶狀和垂直分布特征。海拔500米以上地段為灰棕土壤及少量的石質土。300~500米地段為白漿土。300米以下沿江河地段及山間谷地為沖積土、草炭土與少量沼澤土和泥炭土,以及零星分布的黑土、石灰巖土和水稻土。吉林市植物屬于長白山植物區系。植被區劃屬于溫帶針闊混交林區域的長白山紅松、杉、冷杉針闊混交林區和小興安嶺,完達山地紅松闊混交林區(張廣才嶺、老爺嶺以外地區)。由于人為活動和帝國主義侵略時期掠奪式的采伐,植被開始衰退演替,原生林已少見,變為以柞樹為主的次生林針闊混雜林。由于對森林采取封山育林,營造人工林,合理撫育采伐等措施,使植被逐漸轉入進展演替,形成杉松蘚林、落葉松蘚林、松闊草類林、柞樹、胡枝子林、柞樹草類林、闊葉草類林、楊樺林、胡柳洼地林;植物群落有草甸沼澤植被、濕生草地植物、中生草地植物、干生草地植物、灌木多年生木本草本植物、胡枝子灌木、田間雜草、草本植物。吉林地區動物資源豐富,野生經濟動物有獸、鳥、兩棲三綱六目十三科。東北虎是國家一級特產動物,分布在樺甸市五道溜河一帶。在經濟上有開發利用價值的毛皮動物、藥用動物、觀賞動物和保護森林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