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16.6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62.8億元,增長1.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10.3億元,下降3.5%;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743.5億元,增長5.5%。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關系由上年的10.5:38.6:50.9調整為11.5:36:52.5,第三產業比重提升1.6個百分點,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4335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4977.2美元。
財政收支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76.9億元,比上年增長0.4%;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84.8億元,增長3.1%。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88.0億元,下降3.9%;一般公共預算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97.9億元,下降6.1%。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支出420.6億元,增長2.1%。
民營經濟
全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65.0億元,比上年增長7.0%;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47.4%;民營經濟從業人員達到102.9萬人,增長0.5%。截至年末,工商注冊登記民營企業戶數達6.9萬戶,增長11.3%;工商注冊登記個體工商戶22.2萬戶,增長8.2%。
市場價格
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8%。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7.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2.6%,衣著類價格上漲2.2%,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1.6%,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6%,居住類價格上漲1.5%,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1.4%,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2.9%,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2.5%。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3.4%。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下降5.2%,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上漲1.5%。生產資料三大構成中,采掘類價格上漲8.9%,加工類價格下降3.4%,原材料類價格下降8.4%。
農 業
全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70.4億元,比上年增長1.7%,低于全省0.8個百分點。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5.4萬公頃,比上年下降0.9%。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3.4萬公頃,下降2.6%;玉米種植面積48.5萬公頃,下降1.4%;大豆種植面積2.9萬公頃,增長16.5%。
全年糧食總產量428.8萬噸,比上年增長9.9%。其中:水稻產量101.4萬噸,增長2.7%;玉米產量318.4萬噸,增長12.5%;大豆產量6.4萬噸,增長4.9%。
全年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31.9萬噸。其中:豬肉產量14.5萬噸,比上年下降21.2%;牛肉產量6.4萬噸,增長4.7%;羊肉產量0.06萬噸,下降35.6%;禽肉產量11.0萬噸,下降0.4%。禽蛋產量12.2萬噸,增長32.7%。生牛奶產量2.2萬噸,下降3.1%。年末生豬存欄101.0萬頭,增長14.8%;全年生豬出欄184.1萬頭,下降19.1%。
工 業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可比增長2.2%。十大行業產值二升八降,其中:冶金行業產值增長3.1%,能源行業產值增長4.6%,石化行業產值下降4.8%,輕紡行業產值下降17.8%,醫藥健康行業產值下降13.3%,機械加工與制造行業產值下降10.8%,汽車及配件制造行業產值下降51.3%,電子行業產值下降13.9%,建材行業產值下降4.9%,農副食品加工行業產值下降9.5%。
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下降7.1%,利潤總額下降79.0%。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7.2%,比上年增加1.4個百分點。
重點產品中,原油加工量、乙烯、水泥、粗鋼、成品鋼材、生鐵、石墨及碳素制品等產品產量同比增加,鐵礦石原礦量、原煤、化學纖維、鐵合金、汽車、黃金等產品產量同比減少。
建筑業
全年全市建筑業增加值117.1億元,比上年下降26.0%。有資質建筑業企業415戶,其中:具有一級資質的企業有17戶。房屋施工面積463.4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29.3萬平方米。建筑業企業共簽訂合同額404.7億元,其中:本年新簽合同額占比57.0%。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49.0%。5000萬元及以上在建項目217個,其中:億元以上在建項目121個。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為0.6:30.7:68.7,其中: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25.1%,房地產投資占比46.7%,基礎設施投資占比5.7%,商貿業投資占比2.3%,醫療、衛生投資占比0.4%。民間投資下降46.8%,占比67.8%。
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6.7%,其中:住宅投資增長6.2%。本年房屋竣工面積增長24.2%。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13.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1.0%。商品房銷售額下降8.9%。
國內貿易
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3.2%。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3%,批發業零售額增長2.0%,零售業零售額增長3.7%,住宿業零售額增長7.2%,餐飲業零售額增長2.2%。
招商引資
全年全市新簽約3000萬元以上招商項目146個,新開工3000萬元以上招商項目138個。各層次招商項目中,工業用地擺放項目77個,新簽約工業項目106個,占比72.6%;新開工工業招商項目99個,占比71.7%。
對外經濟貿易
全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65.0億元,比上年下降18.7%。其中:出口實現41.9億元,下降28.4%;進口實現23.1億元,增長7.5%。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實現6690.0萬美元。全市有進出口業績企業達到202家,進出口商品達到681種,與99個國家(地區)有經貿往來。
開發區建設
全年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8%;規模工業增加值可比下降2.8%;全口徑財政收入 142.9 億元,增長了9.4%;固定資產投資下降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8%;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7.9億元,增長22.3%;外資到位資金0.07億美元,下降90.3%。
全年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0.1%;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0.1%;地方級財政收入3.1億元,下降18.5%;固定資產投資下降7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1%;實際利用外資847.0萬美元。
交通運輸和郵電
全年全市公路水路貨物運輸量4098.0萬噸,貨物周轉量139.0億噸公里。全年旅客發送量3285.0萬人次,其中:公路客運量3232.0萬人次,比上年下降2.1%;水路客運量53.0萬人次,下降2.4%??瓦\周轉量19.8億人公里,其中:公路客運周轉量19.7億人公里,下降3.4%;水運水路客運周轉量1071.1萬人公里,下降6.9%。
年末全市民用機動車擁有量達到78.3萬輛,比上年末增長2.2%。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56.4萬輛,增長6.6%;民用轎車擁有量34.5萬輛,增長7.1%,其中:私人轎車32.7萬輛,增長7.6%。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10.5億元,增長11.7%;郵政業務收入11.7億元,增長16.8%。
旅游業
全年全市累計接待游客總人數7344.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8%;實現旅游總收入1184.4億元,增長18.3%。2018-2019年雪季,全市累計接待游客2930.7萬人次,增長14.9%,實現旅游收入490.0億元,增長20.0%。
全年舉辦了第25屆中國·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吉林市首屆松花江避暑休閑季等大型文旅活動,吉林市被評為“中國冰雪旅游十強市”和“中國避暑旅游樣本城市”。市文創企業獲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2金、1銀、1銅,獲省旅游商品大賽1金、3銅。
金融保險業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904.3億元,比年初增加207.0億元。其中:本外幣境內存款余額2901.9億元,比年初增加207.2億元;本外幣境外存款余額2.4億元,比年初減少0.2億元。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為2201.6億元,比年初增加93.1億元。年末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2200.9億元,比年初增加93.4億元,其中:境內貸款余額2200.9億元,境外貸款余額0.01億元。
年末全市共有財、壽險公司29家,其中財產險公司13家,壽險公司16家。全年保費收入92.6億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0.7億元,壽險保費收入71.9億元。財險賠款金額10.3億元,壽險給付及賠款支出金額14.7億元。